王强的教育随感录

【编者按】这里编辑了王强教授三十年来关于教育教学和治学的一些断语,是他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一些感悟,也是他三十年来教育教学理念的结晶。这次编辑,是由文化与传媒学院的老教师霍焕民教授在王强教授的文章、书稿、、访谈、讲话、书札中汲取出来的,庶几对王强教授的教育思想能得一斑窥豹之效果。
 

 

教师
教师要热爱教育、热爱学术。所谓“热爱”,其中有三条相当重要的质素,那就是敬畏、诚信和忘我。若是对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不能心存敬畏,就不可能做到认真负责;若是对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没有诚信原则,就不可能有师道尊严和学术品质;若是对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没有忘我精神,就不可能有令人信服的教育与学术的成果和声望。
 

学科建设靠什么?靠制度还是靠人?我看都重要,但比较而言,人还是关键。盖有非常之人,必有非常之事,必成非常之功。人的力量是无穷的。
 

搞学科建设,第一位的是人才问题,其次才是制度的问题和钱的问题。因为制度是人定的,钱是人挣的。没有好的人才建设,则一事无成。
 

我一直主张大学以教书为本,教学应该是第一位的,一个大学教师教书这一关过不去,无论如何都不行。
 

我们的教师要有三个层次上的要求,首先是做一个教师,再就是做一个学者,最高的要求是做一个教育家,或者说做一个具有教育家品质的教师与学者。
 

教育家式的老师,应有哲学家的高远、史学家的通变、文学家的锐感、宗教家的情怀。讲课要有哲人的思想性、史家的厚重感,还要有诗人的辞采风流。
 

教育家是既能教书也会育人的,且关键在乎育人。教育家是有胸怀的,所以能宽容,“有教无类”。天地无弃物,圣人无弃人,就是这个意思。教育家是有战略思想的,他教人,不是让人得一时之利,而是要让人受用一生。教育家是教方法的,教是为了不教,把学生教成会学习的人,这是本事。
 

我真的很希望大家在这个教育岗位上要有两个完成,一是由“有知识者”向“教育者”的完成;一是由“教育者”向“教育家”的完成。我们要在懂教育的高度上考虑本科生教学的问题,以战略的眼光考虑战术,以战术的精炼实现战略。
 

教与学,本身就是“痛并快乐着”的事,但是“痛”应该更加激励我们改善自己与环境,“快乐”是我们的财富,它让我们更能体认到教与学的深层价值。
 

我们现在是上课,不是教书;我们现在是写文章,不是做学问。这有我们的不得已处,但我们心里要明白,我们可以与现在的教学规范、学术制度“和光同尘”,但我们心里一定要有个区分,就是“上课”和“教书”不是一回事;“写文章”和“做学问”不是一回事。我们的内心要“泾渭分明”。
 

我们要热爱教育,到了“热爱”的程度,就可以舍已为人了。就可以把教育放在第一位,就不会把个人的利益凌驾其上,就可以为教育牺牲。“热爱”决定“无私”,这是很高远的情怀,一个好教师,应该有这样的情怀。
 

古人都这么讲,他心存敬畏的就是“天、地、君、亲、师”,“师”是要让人心存敬畏的,要让人尊敬的;你作为一个让人尊敬的人,你做的不好,就有损人家对你的这一份敬意,实际上这也是对人家的不尊重。
 

教书育人,首先要立己。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己之不欲勿施于人。我们要做一个优秀的教师,优秀的学者,首先要完善自身,时刻注意自我修养。我只想我们的教师都是善良的人,能够善待自己,善待他人。要大气一些,不要蝇营狗苟;要通脱一些,不要作茧自缚;要达观一些,不要自卑自戚。
 

做老师就有这么个好处,过一段时间就会听到学生的好消息,他会在学生的成就里滋养自己的生命,延续自己的生命,这是做老师的幸福。
 

我教了那么多年书了,新学期第一堂课开始时还是诚惶诚恐,不是恐惧学生,而是诚恐对不住学生。教师应对课堂有敬畏之心,所以,在备课方面,无论讲过多少次的课,都要花不少时间,我没有不做准备拿着教案就上课的本事。
 

大学里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生“会读书”,会读书的孩子永远不会读成“书呆子”。现在是用实践去代替读书,这不对,实践应成为鼓励学生更好地读书的手段,而不是上大学的目的与教大学的目的。过早过多的实践,欲速不达。
 

培养路径,既是个方向问题,也是个方法问题。打个比方,“优化特色结构”就好比造一部好车;“创新培养路径”就好比找一条好路。
 

要做事,先做人,要做好事,先做好人。我们是做教师的,要学为人之师,行为世之范。修齐治平,首在修身,修身的标准,就是做一个孔夫子所说的君子人。我建议我们这些做老师的,要好好读读《论语》,就是做不到孔夫子那样,也要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好老师。
学生
“学”,不只是做学生时候的事,这一点十分重要。“学”是一生的事。所以,一个大学生在考虑学习的事时,就不是只去考虑在大学这四五年的事。
我们的大学生要有充盈的人文关怀,这是修身之要件,一个大学生,如果没有人文关怀,没有充盈的人文关怀,我不相信他会有很好的发展。在大学里只学一些技术性的东西,我称之为“术科”的东西,实在是太等而下之了,这在中专里就可以完成。大学是明明德的地方,是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地方。“大”和“学”要分着说的话,“大”就是大气,“学”就是学问。那学生出来是要有境界的,而且是天地的境界,是“平天下”的境界。
 

大学生要学如何地明道淑世,要鼓励特立独行。要有独立思想,要有自由精神。这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创新人才。这就不是只去读专业的书,要多读些文史哲的东西。读文学,使人有浪漫情怀,有悲天悯人之心;读史学,使人厚重,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;读哲学,使人广大,增见识,得方法。有这些东西,人就不会俗。一个大学生读出来还不能免俗,这是很悲哀的事情。
现在的大学生很务实,这没什么问题,但是要警惕,务实与流俗,也就是一步之遥。
大学应该培养文化贵族,不应该培养文化俗人。在大学里,要学会塑造一颗心。不要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,要学会用自己的脑子用自己的眼睛。见贤思齐,见不贤,就要检查自己是否也有那不贤的东西。己之不欲,勿施于人。
大学生,要学会大处着眼,不要蝇营狗苟。要学会放下一些东西,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,要懂得区分。有些人不说话则已,一说话就都是为着自己的利益。这就是境界的问题。你看人家杜甫,事不出于一己,言必关乎天下。因为这类圣人都是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的,他们是虽贫贱也不能改易其志的,所以颜回就能一箪食、一瓢饮、居陋巷时,犹能乐在其中。不是他们傻,而是他们在内心里有那一份区分。
要容人之短,在适当可行的时候,用我们的力量帮助他,在建设中修正他。你的心态就永远是积极的,你就不会妄自尊大,也就不会妄自菲薄。对学校、对老师、对同学的缺点和不足,我们都应取此积极的态度对待之。
学生还是以读书修身为其要务。学也不要死学,还是通脱一些的好。人一通脱,机会就多,眼界也就宽,就不会成为腐儒。但也不要太不在乎,失之于油滑。读书不要把它当任务去完成。那样很累,活着没有味道。读书要把它当作生活的一部分,达到自然而然的境界。功利心很重的学习,能得一时之利,终废一生之功。
在大学里,要学的无非两类,一是学专业知识,一是学做人的原则。过去颜渊说过:“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。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。夫子循循然善诱人,博我以文,约我以礼,欲罢不能。……”(《论语·子罕》)写出了一种好学生与好老师的“教”与“学”的境界。我真的希望我们的老师要以孔夫子为榜样,我们的学生以颜渊为榜样。这样我们才能做到真正的教学相长!
大学生,要先学会做人,做君子人,做表里澄澈的人,做坦坦荡荡的人。上了大学的人,读过大学的人,别的我不说,只一点,万不可以俗。山谷老人黄庭坚说过,士大夫可以百为,唯不可以俗,俗便不能医!我们大家共勉吧。
 

大学生要有魅力。女子之风情、花朵之姿韵,为什么引人?是因为有魅力。一个人的言谈举止,散发着生动活泼的人格,不拘于一隅,但永远真挚、诚恳、不自欺欺人。他的心灵,永远呈现着天真无邪。这样的人就有魅力。他要有风格,就会有魅力。风格固出于人格,但更是一种风流,是风行水流,是光彩照人,是一种宇宙气象,一种浪漫气质,是一种做人的大境界。这不是硬造出来的,硬造出来的不是风格,而是“嘴脸”。
 

我认为一个大学生,一个知识分子,不管他是学什么的,他一定要有充盈的人文关怀,因为知识分子是一个社会的“社会良知”的体现者,是一个社会的“社会公正”的宣传者和评判者,如果他做不到,他只能说是一个有知识的人而不能说是一个“知识分子”。
 

 

治学
所谓学问,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有问题意识,爱因斯坦说过,提出一个问题,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。孔夫子说过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”的话,盖“学问”也者,“问”是很重要的。我们要教会学生有“问题意识”,有了问题,去解决问题,这就需要有研究能力了。在学术领域里有研究能力的人,才称得起学者。
 

学问要通,古今要通,中外要通,相关学科也要通。学问也要像刘彦和所说的“思接千载,视通万里”。也要中体西用,中外合璧。也要文史哲不分家。现在是太专,学问之间边界分明,常不可越雷池一步,至若最不应分家的文史哲,都是各立门户,壁垒森严。则出现学文学的无哲思,学哲学的无文采,学历史的既无文采也无哲思。学东西,做学问,还是海纳百川的好,那才有气象。但同时还要有情趣,气之动物,物之感人,你得有那感觉。若夫春风春鸟,秋月秋蝉,四时物候之推移;至于楚臣去境,汉妾辞宫,世事人伦之变化,你若无动于衷,其心不死也朽,这人就没有韵味。一个人活着,不光要有能力,还要有些魅力,这魅力就像一幅画似的,他要气韵生动才能拿人,才有魅力。这“气韵生动”就需要你要有气象,你要有情致。
我把做学问当作一种高级游戏,我不喜欢职业学问家。我视学问为伴侣,有了它,心里有一种安稳,时时会有一种放纵,但绝不会荒唐。
要思想自由,要独立思考,同时我们也要中规中矩。这两方面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。过去南朝时有人说“为文须放荡,为人须谨慎”,这话是有道理的。真正为人之大境界,是合规矩的自由,是有意味的形式。
学术研究是教好书的一个最重要的支撑。学术研究的成果是要发表的,一种形式是发表在课堂上,一种形式是发表在刊物上或各种学术会议上。无论是以何种形式发表,作为研究者的教师,都会给他的教学带来质量上的增强,这是毫无疑问的。
治学就是做学问。是学者对学术问题求实求真的一种追问。对真实的诉求是学术研究的命脉。这是一种“准确把握”命脉的实践,舍此,一切都是玩笑。只有准确地把握,才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,舍此,均是一知半解,或者误解。
做学问,首要的是要有问题意识,要有怀疑精神。舍此,就不要做学问。有了问题,去追问,去解决,就有一个方法问题,需要逻辑学知识的支撑,若一个人没有缜密的逻辑思维,没有思辨能力,他所“治”之“学”,乃是碎片化的和表面化的。则其所“治”之“学”就是不完整的、不深入的,只是徒劳辞费,毫无意义。
学着做学问,就是:培养自己探索真理的价值取向;培养自己对学术研究的敬畏;培养自己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;培养自己准确表达的能力。
知识分子是怀疑的一群、批判的一群、前瞻的一群、创造的一群。疑人皆信之事;言人不敢之言;见人所不见;行人所未行。要有独立之精神、自由之思想。要有批判精神,不能随波逐流。要耐得住寂寞,不为外力所左右。要有一份坚持,真正做到富贵不淫、威武不屈、贫贱不移。
我总觉得作为老师,首先他要讲好课,他首先要把他的课堂内的学生教好,其次才是扩出去把他的研究成果发表了以沾溉课堂外的人。
有一些老先生他们发表文章很谨慎,这是他们对学术的负责,视学术为神圣,他们的专著与论文,可以说是他们整个生命的体现,他们绝不欺骗自己,更不欺骗他人,他们的文字可以说字字千金,未若时下一些为评职称的教师,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,动辄逾万,甚至有号称一年学术成果过百万字的,吾不知那是否是学术,亦不知那是否叫“成果”。
写作的规范有形式上的,有内容上的,现在是讲形式的多,讲内容的少。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,首先还是内容。内容上最主要的是要有创建,其次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,有这两条就行。形式上最主要的是明白晓畅,干净利索。其次才是征引的文献怎么标示,中英文内容简介怎么弄,还有什么关键词之类的,这都是“末”,可现在颇觉逐末者多,且成气候,谓之“规范”,便似无趣。
论文是否发表在一级刊物或所谓AA级刊物上就算好论文这谁也说不清,但是一些“科研管理条例”却是按刊物之级别论文章之优劣的,实是只认刊物不论文章,因未见对论文作学术的评估。
学术研究的生态环境问题,实在应该引起关注了,“学术生态”或者说对学术研究具有控制意义的“文化模式”的问题,应是研究学术论文写作时无法回避的问题。要之,现在的学术管理,是“管”而不“理”,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,不能做到科学、优化,不能做到人本、自然。所以有学术价值的论著不易见,倒是虚假的、无价值的论文充斥在学术界。更可悲的是这些学术垃圾成就了不少教授和博导,不知如是下去,吾华之学术与教育会有何等的将来,此杞人忧天者欤?
通论
毛主席过去讲过“三要三不要”,即:“要搞马克思主义,不要搞修正主义;要团结,不要分裂;要光明正大,不要搞阴谋诡计。”抛开当时的历史背景,也可以有一个现代阐释,即第一句话就是讲做人要讲原则,要有操守。第二句话就是讲要有团队精神,要有信义。第三句话就是讲为人要磊落,要坦荡,要有圣人情怀。自身建设十分重要,心理健康,道德完善,技术精良的个体组成的团队,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绝对可以做到攻无不克,战无不取。
 

时时自省,时时自警,要做一个好人、一个好老师、一个好学生。这你会很幸福,对得起良心、对得起他人、对得起天下,你就心无挂碍,若儒家所说是“仁者不忧”,若道家说是“至人无梦”,那才是幸福。
在学科建设工作中,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这块力量。要让我们的本科生、研究生加入到我们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进程中,在导师的带领下,贡献他们的力量。在学科建设中成长,在学科建设中体味与学校的休戚相关,在学科建设中取得成绩,实现自我。因而使我们的学生具有一种在我们学校生活、学习的成就感和荣誉感。
 

一曰尊人;二曰自律:三曰善学:四曰敏求。分而述之,一,尊重是人生之大需要,尊人而自尊,自尊而尊人,尊重老师,尊重同学,有建立在尊重之基础上的师生之情,同学之谊,则校园之人文环境也融融。二,自律是自我的一种节制,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既要保有个性,亦须服膺公理,此人之为人所宜有之修养。三,学生以读书为第一要事,读书也有死读活学之辨,死读不利于用,活学则能受用终生。夫子尝言之曰:“学而不思则惘,思而不学则殆”,学而思,思而学,谓之善学。四,圣人曰,好古而敏求。今释之曰,宜有厚实之传统文化做根基,亦应有敏于求取现代知识之志意,要有旧学的功底,要有崭新的观念。
 

文学是最能启人心志之学,文学使人对现实更关切,亦使人对世界有更高的要求。一部文学史是人类的灵魂史,我们在文学中能知道何为美好的灵魂,何为丑陋的灵魂。好的文学作品,是用文字记录的生命的跃动、感情的激荡、志意的抒发,文学能使我们知道人之为人应该怎么活。基于此,我就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文学的研究与教学。
 

要有扎实的文史基础,要有充盈的人文关怀,要有优秀的操作技能。文史,是人类文化之精华,含英咀华者,其境界自高;人文关怀,应是人类的社会良知,此种关怀若充盈,则有对人类最终极意义上的爱,则绝对不能允许恶的存在,有一种博大的拯救情怀。而优秀的操作技能,则能使之将其文化的底蕴、博爱的情怀诉诸他的本领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,实现其价值。
 

凡我师生,共同努力,倡优良学风,守师道尊严。人人自由独立,处处如沐春风。学无止境,勿以一得而忘形;穷且益坚,勿以一失而颓靡。功力宜深厚,亦时观前沿动向;国学为中主,而海纳西人精神。气韵生动,风骨凛然,为和平正大能淑世之圣贤;为特立独行有气节之豪杰。

 

2012年11月21日 00:00